网站首页 本馆概况 读者服务 读者园地 动态信息 数字资源 联系我们
站内搜索
本馆概况
读者指南
读者园地
动态信息
数字资源
联系我们
 当前位置:首页 - 本土历史作品 - 正文
本土历史作品
石首调关设关考
发布时间:2024/4/10 9:52:36    
 

     石首调弦口,因伯牙曾调弦于此而得名。今又名调关,其得名是因为清代在此设关课税。调弦口因地处湘鄂两省要冲,有其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。清代何时设关在此,一直有一个误传,《石首县志(1990版)》说是“咸丰五年”,这一说法后来被广泛引用,今考证诸多史料,调关设关的正确时间应该是清乾隆五十一年(1786年)。

     嘉庆版《湖北通志》载“在石首县之调弦口者,曰调关”,该志对调关的设置,有详细说明,乾隆五十一年,“荆州裁汰‘郝’‘杨’二关,改设‘越’‘调’二关”,“杨关原设监利县之杨家河,因湖南下荆船只均出石首县之调弦口,即于南泽口分支之白马寺等处分途散卖,关成虚设,请将杨关裁汰,移设调弦口,更名调关”,裁汰“杨关”是因为其“僻处湖港征收无几”(宣统版《湖北通志》载),新设调关是因为调弦口为湘鄂要冲,便于征税。

     在今诸多介绍调关的文字资料中,有这样的记载:“清咸丰乙卯年(公元1855),重开调弦穴,设巡检司,建海关,立水路关卡课税,故又称调关至今。”,这段话虽然有失严谨,甚至错误,但似乎成为介绍调关镇的标准格式,调关设关的时间为乾隆五十一年(1786年),已经得到考证,调弦口始设巡检司,当时在明初,元代调弦口设有水路驿站“调弦站”(据《永乐大典》载),直至明清两朝。那么第二个问题,1855年,是否有重开调弦穴呢?

     清代三任湖广总督曾先后来调弦口踏访巡视水情及堤防,湖广总督阮元、林则徐、张之洞分别在1817年5月、1837年9月、1891年7月(月份均为公历)莅临调弦口,这三个时间节点调弦口均为通流状态。那么,调弦口河床何时有淤高呢?据《再续行水金鉴》记载,道光十四年(1834年)十二月底对调弦河进行了疏浚,或在1835年(乙未年)春初竣工,至光绪年间,调弦河又有淤高,《两淮盐法志(光绪重修)》中记载:“华容水路,旧在调弦口,自咸丰二年,湖北石首县藕池口决,调弦泥沙淤遏,河身日高,川水荆水分由雷湾入洞庭(雷湾,即藕池河湘鄂分界处)。”调弦河在藕池河形成之后,由于江水分流冲刷减少,河床逐渐淤高。查阅资料,并未见咸丰年间有疏浚调弦河的记载,同治版《石首县志》中“调弦口,道光乙卯,制宪(总督尊称)讷复浚之,江流始畅直注洞庭”,据考证,此处“道光乙卯”应为“道光乙未”之误,按照干支纪年法规律,咸丰五年(1855年)为“乙卯年”,这是后人误解“1855年重开调弦穴”的直接原因。《石首县志》中记载的“制宪讷”即道光朝的湖广总督“讷尔经额(满洲人)”,正是他上谕朝廷核准疏浚调弦河的。

     清朝继承历代“关市之征”,在水陆冲要及商品集散地设置税关,对过往货物和船只征税,即为“关税”。调弦口之调关属于工部厂关,隶属于荆关,荆州府荆关始设于明朝成化七年,明清时期,荆关是长江中上游三大工关之一,位列辰关、渝关之首。主要征收竹木税和船税。

70年代过往的帆船

     历史上,木材、竹料是建造房屋、制作舟车以及各式生产工具、生活用品的基本原料,用途极为广泛,在传统社会中作用巨大,曾有西方经济史学家把这一时代称之为“木材时代”。竹木作为一项重要商品,贸易流通量也非常之大,在当时,木商已成长为与盐商、票商齐名的三大商之一,调弦口前的江河之中成片的木筏,见首不见尾,成为一大景观,调弦口是川湘渝等地木材东出北上的必经之地,史载,皇家所需巨木良材也大多从长江转运京师。

7.石首调关设关考.doc

70年代流经调关的木排

在清代,榷税是继田赋、盐课后的第三大税源(榷税即专卖业的税)。竹木税属于榷税的一种。调弦口关的征税对象是竹木、枋板和船只。其中船只抽船料税,清前期多用其运载枋板,亦属竹木税,但后来亦装载川米、粟布和淮盐、杂货等物。税额按船的梁头座数和船身长度计算,这种税称船料或船钞。船钞税一般不税货,只税船,税关又有“钞关”之称。

7.石首调关设关考.doc

     调弦口不仅有常关征收榷税,后又添设有调弦口厘金局(厘金,又称“厘捐”,是清政府向行商和坐商征收的货物产销税)咸丰五年(1855年),湖北仿行厘金(即征收商业税金),在省城武昌设盐茶牙厘总局,在调弦口等地设立分局、水陆大卡(据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),后又在石首堤头添设属于调关的堤卡。

70年代调关矶头堤边的搬运公司大楼

     调弦口为湘鄂两省交通要隘,水路通衢,往来船只甚多,设置水卡加收过江厘是税关的重要工作内容。厘金有两种,一为活厘(行厘),有出产厘、过江厘;一为板厘(坐厘),有门市厘、落地厘。在调弦口,厘金收入主要来源于过江厘的行厘。除征收厘金外,厘局在咸丰年间还兼具其他功能:一是采买各种军需用品,二是充当临时兵站。

7.石首调关设关考.doc

     调弦口厘金局在多次裁厘中因是“通衢要口”的缘故得以保留,直至清末。在民国时期,在调弦口继续设立税关厘税,隶属湖北省财政厅,名为“调弦口征收局”,其下辖有观音洲等多个分局,管辖范围甚广,据著名报刊《申报》1915年记载:“调弦口征收局管辖地面上自沙市下抵宝塔洲(今洪湖市龙口镇),绵亘三四百里,为鄂湘交通之一要道,往来船舶甚多,亦一繁要之税局也”。该局先后有徐荫楷、李国镛等人任局长。

     土地革命时期,调弦口再度设置税关。1930年,湘鄂西联县政府在调弦口成立,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首府,联县政府为了筹集革命经费及军饷,充分利用调弦口通江连湖的地理优势,在调弦口设立海关,对往来船只货物征收海关税,每月征收税金1500余银元。

湘鄂西革命首府遗址公园

    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石首调弦口三度设置税关,体现了调弦口作为南北水路通衢的交通优势,见证了水运时代与木材时代的繁荣与兴衰,也见证了历史朝代的叠进演变,更见证了区域商业要埠的经济发展。

(原文2016年8月11日刊载于《荆州日报》作者:张力一)

 

地址:石首市南岳山大道178号 电话:0716--7183701
版权所有:石首市图书馆 鄂ICP备15020208号-1
公安备案号:42108102000058